午餐过后,我们确认下午行程。几番商量后,决定先乘公车前往巴黎先贤祠(Panthéon)。相比地铁的封闭与人潮,公车的好处在于可以一路透过车窗观察城市街景,更直观地感受巴黎的脉动。路线虽然并不算短,但车行平稳,阳光洒在街道两旁的梧桐树上,透出几分惬意。不多时,先贤祠巍然耸立的身影映入眼帘。车辆缓缓靠近,我心中涌起一阵熟悉又陌生的激动。



巴黎先贤祠建于18世纪,本为教堂,后被改为国家纪念堂,用来安葬法国历史上的伟人。远远望去,它正面那排雄伟的圆柱让人联想到古罗马的神庙,厚重庄严,气势逼人。走近之后,那巨大的圆顶更显巍峨,与周围建筑形成鲜明对比。



我们围着先贤祠慢慢走了一圈,从不同角度体会它的宏伟。正面台阶宽阔,几乎每一个台阶都被阳光照亮,散发出淡淡的暖意。大门上的浮雕记录着法兰西的荣耀与牺牲,虽未能入内参观,但仅凭外观就足以让人感受到它所承载的厚重历史。这里长眠着伏尔泰、卢梭、雨果、左拉、居里夫人等伟人,他们的名字早已超越国界,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标记。



绕行完一圈后,我们索性坐在先贤祠的台阶上休息。台阶很宽敞,视野开阔,前方是一片整齐的街区,街道纵横,行人悠然。阳光洒在身上,旅行中的疲惫渐渐被抚平。对我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段休憩,更像是与历史的一次无声对话。



在先贤祠旁边,有一座并不起眼的教堂——圣艾蒂安教堂(Eglise Saint-Étienne-du-Mont)。相比先贤祠的恢弘气派,这座教堂显得低调而精致。外观是典型的哥特与文艺复兴混合风格,石墙上雕刻精美,窗棂细致而繁复。我们推门进入教堂,内部气氛安静,光线透过高窗洒下,营造出一种神圣的氛围。里面的木制座椅整齐排列,几位教友正低头祷告。与先贤祠的庄严宏大不同,这里更多了一份亲近感与温和气息。走在廊道间,仿佛置身一个小小的精神角落,让人心境安定。



离开教堂后,我们步行前往卢森堡公园(Jardin du Luxembourg)。路程不算远,穿过几条街道,眼前的视野忽然开阔起来。公园入口处的铁门厚重,透过门缝便能看到内部大片绿地。卢森堡公园规模极大,与上午参观的植物园相比不遑多让。园区中央是著名的卢森堡宫,如今已作为法国参议院使用。宫殿前的喷泉池碧波荡漾,周围环绕着修剪整齐的花坛,色彩明丽。小船在水面漂浮,孩子们在池边欢笑着追逐,父母们则悠闲地在一旁观望。


我们顺着小径慢慢走,发现公园内随处摆放着绿色金属椅子。它们不像固定的长椅,而是可以随意移动的单人座椅。这种设计令人艳羡:想在阳光下晒太阳,可以把椅子搬到草坪边;想在树荫下静读一本书,也可以自己选个角落。走在路上的时候,随处可见法国人慵懒地坐着,手里拿着书或报纸,或者干脆闭目养神。那份自在,让人忍不住联想:若是在这里生活,每天都能拥有如此闲适时光,该是多么奢侈的幸福。
我们基本绕公园走了一圈。大道两旁高大的栗树排列整齐,秋风轻拂,带来阵阵凉意。几位艺术学生正在写生,画布上勾勒出宫殿与花坛的轮廓。老人们则围坐在棋桌旁,下着国际象棋。这里的景象与植物园的自然科学氛围不同,更像是一幅巴黎市民日常生活的画卷。


走累了,女儿嚷着要吃冰淇淋。公园里正好有一处小亭子出售。价格一看便知不便宜,但想着旅行中偶尔放纵一次也无妨,于是买了两份。结果却大失所望:冰淇淋入口的味道平平,甚至有些淡而无味,最要命的是冰度不足,很快便开始融化。手里滴滴答答的狼狈模样,反而成为此行一个小小的插曲。女儿笑着说:“这家一定不会有下次了!”我也附和地点头,把这个小意外当作旅途的调味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