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七日游(12):走马观花凡尔赛

因为我们的票是固定时间,所以免去了在广场排长队的烦恼,只需通过安检,就能顺利跟着队伍进入。刚踏入宫殿内部时,我们第一要务竟不是看金碧辉煌的大厅,而是先去寻找洗手间。解决了这个小插曲之后,才真正开始随人流慢慢游览。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可能错过了地面层的一些展区。我们上楼之后,就一路走下去,没有再回到一楼重新看。凡尔赛宫的展览范围实在太广,若是没有计划或导览,很容易走马观花。

室内参观的感受复杂而独特。宫殿里的珍宝之多,已经到了一种“多到让人习惯”的程度。最初惊叹连连,渐渐却觉得奢华成了某种常态。或许正因为如此,才更能体会到“身临其境”的必要性。只有置身其中,才能真正感受到这种历史留下的震撼,而仅靠文字和图片始终难以传神。

其中最让我震撼的,自然是举世闻名的镜厅。那是一条长廊,两侧墙面布满了巨大的镜子,对面则是一排排高大的窗户。阳光从窗外涌入,与水晶吊灯的光芒交织反射,整个空间宛如一片闪耀的海洋。想象在路易十四的年代,成百上千的宾客在此起舞,衣香鬓影,场面该是何等辉煌。

国王寝宫与王后寝宫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国王寝宫的床榻高高在上,周围帷幔与壁画层层叠叠,透着一种不可侵犯的尊严;王后寝宫则在华丽之中多了几分柔美与细腻,墙上的花卉图案与纺织纹理,让人能感受到当年王后的审美与喜好。相比之下,舞厅的开阔与图书馆的安静则形成鲜明对比。尤其是图书馆,那一排排高大的书柜与厚重的典籍,让我心生艳羡——今天又有谁能拥有如此令人心驰神往的私人书房?

出了宫殿,便是后花园。宽阔的视野瞬间展开,眼前的绿地与几何化的园林布局宛如画卷。花园的壮观与华美,让人难以用言语来概括。恰好碰上音乐喷泉表演,水柱随着乐曲的节拍忽高忽低,喷涌翻转,仿佛整个花园都在随着音乐呼吸。闺女被这一幕深深吸引,久久不愿离开,眼睛紧紧盯着喷泉随着旋律舞动的姿态。那一刻,孩子的世界仿佛只剩下水光与乐声。

沿着花园继续深入,后方竟然别有洞天。那里有一条宽阔的人工运河般的河流,河岸两侧有人骑行,轻快的车铃声与不远处的喷泉乐声交织在一起;河面上则有游客悠然划船,桨声点点,荡起层层涟漪。这样的画面,将凡尔赛从“皇家宫苑”的严肃气息中解放出来,多了几分休闲与人情味。我们在河边坐了一会儿,看着人来人往,心中也多了一份平静。

公园内的水池同样有趣,水面澄澈,里面竟养着不少大鱼。有的静静悬停,有的灵活游动,甚至有几条跃起在水面激起涟漪,吸引孩子们驻足观看。闺女蹲在水池边,睁大眼睛看着这些“大个子”的鱼,时不时发出惊叹。相比于那些庄重的雕像与宏伟的殿堂,这些有生命的细节似乎更能打动她的心。

然而,花园之广也给参观带来了挑战。我们游览到一半时已感到疲惫,不得不从后门出去,临时找了一家餐馆解决午餐。稍作休息后,我们又重新进入花园,继续完成另一半的游览。遗憾的是,还有部分区域正在修缮,未能尽览全貌。

在前几篇文章中,我曾吐槽过法国的交通环境:马路狭窄,停车位稀少,开车并不轻松。但在公园建设和绿地保留方面,法国人却展现出极大的魄力和远见。尤其是凡尔赛花园,完全是一种“毫不吝惜”的投入。可以说,在法国人心目中,对园林的营造和呵护,远比城市道路的舒适更重要。这种文化取向,本身就耐人寻味。

回顾这次参观,虽说我们只是“走马观花”,但宫殿与花园的恢宏气势依然烙印在心。或许奢华久看会麻木,但这种震撼与羡慕的心情,恐怕只有亲身到此,才能真正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