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新书发布会

11月9日,一场创下世纪记录的暴雪早早降临,将多伦多及其周边地区裹入一片银装素裹之中。交通受阻,寒意凛冽,然而,在列治文山更优教育(40 Vogell Rd Unit 25-27, Richmond Hill)的多功能厅里,一场名为《枫叶下的墨香》的新书发布会,却以其独特的温暖与热烈,彻底驱散了冬日的严寒,上演了一场与众不同的文化盛宴。这不仅是一本新书的诞生礼,更是一次海外中文教育生命力与热情的集中迸发。

正如发布会主持人、该书主编及双快中文学校创始人罗阳富校长在感言中所言:“我们在10月份就预定了活动的举办时间,但真的没有想到会与这个冬天的第一场大雪相遇!不过,瑞雪兆丰年。”他将这场不期而至的漫天大雪,诗意地解读为送给每个孩子的“小红花”,而白雪覆盖的马路,则如同一条条洁白的哈达,敬献给现场的每一位学生、家长以及远道而来的嘉宾。这番开场,瞬间将天气带来的不便转化为一种祥瑞的祝福,为整场活动定下了温暖而积极的基调。

这场发布会的高规格与专业性,从莅临的嘉宾阵容便可见一斑。周恩来基金会主席周越女士亲临现场,她从文化传承的宏观角度,强调了中文作为象形文字的独特性和学习中文的至关重要性。她特别对学生家长们支持孩子学习中文的远见表示由衷赞叹,并从一个数学老师的独特视角分享了她对中文学习的见解,认为严谨的中文思维训练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学好数学。加拿大中文作家协会主席燕飞在致辞中表示,该次活动旨在搭建一个交流平台,让灵感迸发、让创意碰撞,让大家思考在全球化背景下海外中文写作,尤其是新生代中文写作所面临的机遇、挑战与未来的多种可能。

文化的传承需要接力,文学的写作同样需要传递。看到这么多年轻的面孔、这么多热爱文字的小朋友,他们正在成长为优秀的写作者,这让大家倍感欣慰,也让在座者对海外中文文学的未来充满信心。列治文山华裔市议员崔冰辉先生从汉字本身的魅力出发,对“子”字进行了精妙的拆解与介绍,其独到的见解赢得了现场的阵阵掌声。之后,崔议员还与加拿大小象传媒创办人玛莎兴致勃勃地即兴朗诵了学生的作品,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活动的核心,无疑是那本厚达447页、收录了26万字的《枫叶下的墨香》文集。谈及出版此书的起因,罗阳富校长动情地分享了三个“感动”。第一,是孩子们笔下流淌出的优美文字和他们炽热的写作热情;第二,是学生家长们对于中文写作事业毫无保留的支持与鼓励;第三,则是作为中文学校的创始人,在过去“十年磨一剑”的历练中,所收获的无数温暖与力量。这三个感动,勾勒出了一幅海外中文教育在社区、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下茁壮成长的生动图景。

最动人的环节莫过于小作者们的作品分享。游洛佳同学朗读了自己的作品《有趣的暑假》,加中作协副主席岩波先生随即从专业写作的角度,从四个方面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点评,让在场的学生和家长都获益匪浅。而当小朋友叶桐童用稚嫩而清澈的嗓音朗诵《假若我变成一只小猫》时,资深中文老师、媒体作家郝伟女士精准地点评了儿童与成人写作视角的差异。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当被问及文中关于猫的生活细节从何而来时,叶桐童认真地解释道,是妈妈的朋友养了猫,她才有机会仔细观察。这个小小的插曲,恰恰印证了生活体验才是孩子们写作最贴近、最宝贵的源泉。

继岩波先生与郝伟老师之后,著名作家庞进也对小朋友章继平的作品《在渥太华旅游》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点评。他首先肯定了文章叙述完整、语句质朴的优点,并对文中“香掉鼻子”和想把名画“带回家”等充满童真童趣的鲜活表达表示赞赏。随后,他巧妙地借用“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一广为流传的比喻,向在场的小作者和大朋友们阐述了诗文写作的三重境界。

庞进详细解释道,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是能够清晰准确地叙述所见,这是写作的基础;第二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意味着能透过物象进行情感共鸣与深度思考;而最高的第三重“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则是将所悟的思想情感以艺术的方式重新融入物象本身,达到浑然天成的境界。他旁征博引,从自己小女儿将星空想象为“星星的学校”,到其本人咏秋的诗句,再到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千古绝唱,生动地诠释了这三重境界的递进与升华。最后,他寄语所有海内外中文写作者,希望大家能在“山水三境界”中不断沉淀精进,让墨香成为连接故土与他乡,特别是加拿大与中国的文化纽带。

由于需要赶往多伦多市中心参与另一场活动,笔者不得不提前离场。然而,活动的成功与余温,却通过参与者们随后在社交媒体上的分享,清晰地传递了过来。郝伟女士在朋友圈中详细介绍了这本集结了330篇学生作文、10多篇家长感言和老师感言,并有多位作家、教育专家作序的文集,表达了她衷心的祝贺。

同为作家的玛莎女士则用详实的数据补充了这场发布的盛况:“学生作文集共收集5篇序言+330篇学生作文+13篇家长感言+4篇老师感言,26万字,447页。”她写道,这场发布会汇聚了新闻界、文学界以及政界的知名人士和文学爱好者,大家共同倾听小作者朗读作品,并给予专业性的点评和鼓励。她引用了罗老师充满希望的展望:“这是一个高水平的文集,是对孩子们写作热情的一次鼓励……希望明年有更多的孩子们加入写作,爱上写作,我们将继续出版更多孩子们的作品。”

这场在暴雪中如期举行的发布会,早已超越了一场普通的新书推介。它是一场海外华文教育的成果检阅,一次跨越代际与专业领域的思想碰撞,更是一个关于坚守、热爱与传承的动人故事。窗外是百年一遇的凛冬,窗内是生机勃勃的文学春天。《枫叶下的墨香》及其所代表的一切,证明了文化的根脉一旦在心灵中种下,无论身处何地,经历怎样的风雪,都能绽放出绚丽而坚韧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