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创作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积……

–从《红河谷》到《红河情》

基本上按照预定计划,郭绍武老师新书《红河情》编辑完结,已经发送印厂,准备印刷。正碰上感恩节长周末,笔者有时间整理一下自己的编辑感受,提前分享给大家!

从郭老师的习惯看,书是一本比一本厚!而作为一个编辑,每当编辑郭老师的书时,常常被作者的文章内容所感动。尽管是一个大老爷们,但笔者依然保持着一份率真!比方说,看电影时,笔者通常会随着故事情节而感动,可能不会大声哭泣,但流泪是很常见的;而在编辑《红河情》一书时,笔者也有多次落泪的伤感!那到底笔者的感动之处又是什么呢?

当笔者试图去思考,去总结,来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郭老师将最后一篇文章发给我,那就是该书的结语部分《书续天命 河诉长情》。在这篇文章中有有下面这一段话:

……
我有幸记录了其中的故事,我相信小人物有大历史,小情调有大情怀。为普通人著书立说可以还原生活本色,构建更加真实的历史。在滑铁卢,一段时间我见到朋友就约稿,简直就成了“约稿哥”,很多朋友交稿的时候都会开玩笑地说“交作业”啦。每当拜读朋友们的文章时,我都十分欣慰。因为他们不再被名利权情所裹挟,卸下了面纱和盔甲,手捧赤子心,脚踏移民路。感谢每一位作者能够大胆直言分享自己的生活,这是我们这一代移民的苦与乐,痛与爱。大家所有的情感和经历汇熬成了这一锅老汤,可以送给我们的亲人和朋友。
……

笔者一下子豁然开朗,似乎找到了让自己感动的原因!那就是“大家不再被名利权情所裹挟,卸下了面纱和盔甲,手捧赤子心”地写下自己的文字。尽管《红河情》一书中的许多作者都有妙笔生花之才,但笔者最享受与重视的,依然是他们借助文字,敞开自己心扉的真情流露!

还有一点想特别聊聊的,那就是郭老师的才情!在《红河情》一书中,郭老师执笔的文章就超过20多篇,再加上他太太隋卫平与儿子郭天宇的文章,及其外甥女郭宇菲的文章,“郭家军”就这么诞生了!这并不是笔者第一次体会郭老师的才情,因为i他已经出版N部书了!

特别令人倾佩的是,在文字创作上,郭老师对家人,特别是下一代的影响!郭天宇大学毕业后,顺利在国际大公司找到工作。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与创业伙伴一道,开创了自己的事业,投身火热的AI行业,做得风生水起!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郭天宇依然抽出时间,用文字记录自己的内观体验,这可是中文啊!估计这会让一大批家长羡慕嫉妒恨了!

在编辑过程中,郭老师有了更多的想法,计划在《红河谷》与《红河情》的基础上,一鼓作气要搞一个“红河三部曲”,推出《红河梦》。尽管《红河情》还在印制中,《红河梦》征文的号角在吹响,您也想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梦想吗?看看《红河情》的用心与精致吧,估计您不会错过《红河梦》!